
兆芯开先C+ 4701初考古
前言
说到国产处理器,之前简单体验过搭载龙芯3A3000的电脑,其采用MIPS64el架构,无法直接运行Windows系统,虽可通过Wine进行转译,但并非所有的软件能支持。于是,本文的主角,基于x86指令集的兆芯开先ZX-C+ 4701映入眼帘……
也许你会好奇,Intel并没有直接授权x86技术给兆芯,兆芯是如何流片使用x86指令集的处理器呢?
这就不得不提为兆芯提供技术支持的威盛电子(VIA)了,其在1999年收购专为80x86平台生产浮点协处理器的芯片公司Cyrix(收购前因为专利纠纷被Intel起诉,但最终Intel败诉并将x86指令集授权给Cyrix的结局收场)。自此威盛电子涉足x86处理器设计领域,基于此前为Intel和AMD提供芯片组的经验,主打高集成化与低能耗,先后推出了小改Cyrix的VIA C3、集成北桥的VIA CoreFusion、主打低功耗的VIA C7、引入64位架构的VIA Nano……
到2020年,兆芯收购了威盛电子自2013年以前持有的x86授权与相关技术,这个谜题也就解开了。
参数
兆芯开先ZX-C+ 4701 发布于2016年,架构代号为「张江」,在 VIA Nano 平台的基础上加入国密SM3、SM4硬件加解密指令集。
拆机看看?处理器比南北桥封装尺寸要小的x86平台并不多见。
与C4701配套的桥片为 VIA VX11,集成VIA C-645 显示芯片,支持 DX11、OpenGL 3.2图形API。
小测试
测试前,先展示下配置信息。
硬件 | 参数 |
---|---|
处理器 | 兆芯 KaiXian ZX-C+ C4701 |
内存 | 4GB DDR3 1333MHz |
显卡 | 威盛 VIA/S3G Chrome 645/640 GPU |
硬盘 | 闪迪 Z410 120GB SATA SSD |
系统 | Windows 10 22H2 专业版 |
CPU-Z看看处理器情况,名字直接沿用老东家VIA惹。
AIDA64内存性能测试,受制于总线设计与单通道内存控制器,延迟表现并不好看。
国际象棋测试,相当于Atom Z3735F。
5.2老版本的娱乐大师测试,单处理器性能来说与J1900不相上下。
GPU-Z看看显卡信息,可惜BIOS无法调整共享显存大小。
3D Mark 11 基准测试(P模式),这个成绩简单应付个大三亿、飞车应该没什么大问题(逃)。
在流媒体测试中,貌似并没有正确驱动到C-640集显的H.264解码器,同时制于CPU的总线设计,在线软解1080P视频是个奢望。
将分辨率降低到480P,也无济于事。得等后续换成Windows 7系统再重新验证了。